注塑模具温度对塑料熔体的充模流动、固化定型、生产效率及塑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有很大影响。
每一种注塑方式都有合理的模具温度范围,使得熔体的流动性好,易于充满型腔,塑件脱模后收缩和翘曲变形小,尺寸稳定,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也较好。为了控制模具温度,必须设计温度调节系统,一般采用模具冷却或加热的方法,必要时两种兼用,手机外壳模具冷却装置较多。
一、必须进行温度调节。
模温对胶件的成型质量和成型效率有很大影响。熔融胶料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,有利于胶料填充型腔,获得高质量的胶件外观表面,但也会使胶料固化时间变长,顶出时容易变形,对于结晶性胶料来说,更有利于晶化过程进行,避免胶件在存放和使用中出现尺寸变化;而在低温下,熔融胶料不易填充型腔,造成内应力增大,表面无光泽,容易产生银纹、熔接痕等缺陷。
由于不同的胶料加工工艺性质不同,而且各 种胶件的表面要求和结构也不相同,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胶件,需要模具保持一定的温度,模温越稳定,生产出的胶件在尺寸形状、外观质量等方面要求越一致。所以,除影响模具制作的因素外,模具温度也是控制胶件质量的重要因素,在模具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模具温度的控制方法。
二、模具温度控制原理。
为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外观质量要求高,尺寸稳定,变形小的胶片,设计时应明确模具温度控制的基本原则。
不同的胶料需要不同的模具温度;
不同表面质量和结构的模具对模具温度的要求不同,这就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前模温度比后模温度高,一般温度差在2~3o左右。
有火花要求的前模温比一般光面要求的前模温要高,当当前模温要通热水或热油时,一般温度差约40o。
在模具实际温度达不到所要求的模温时,应对模具进行加热,因此在模具设计时,应充分考虑胶料带入模具的热量是否能满足模温要求。
胶料带入模具的热量除了通过热辐射、热传导等方式消耗外,大部分都需要通过循环传热介质将模具带出。
模型温度应该是平衡的,不要有局部的过热和过冷。
扫一扫,关注我们
全国咨询热线:15215798078
电 话:15215798078 传 真:0570-4222266
邮 箱:15215798078@139.com
地 址: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虎山街道江贺路9-4号